1、在第一時間把事情做對。有問題要在第一時間解決,不要等到工人做完了或等到最終檢驗時才發(fā)現,這樣太晚了。如果問題沒有在第一時間可以解決,最終將導致產品不良,返工,客戶退貨,工廠的損失就會相當大,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或每一道工序上實施和執(zhí)行嚴格的進料檢驗和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這基中包括在生產線上每一種零部件和材料的加工處理。請注意,第三方檢驗公司不會發(fā)現許多錯誤,即使是他們發(fā)現了,這也太晚。
2、如果你沒有親眼看見結果就不要裝樣子。不要只是告訴你的員工做這個做那個,有些人會聽從你的,但大多數人不會,你必須不斷地用你的眼睛去看,去檢查,去糾正和指導,不要只是告訴你的員工應該怎么樣去做,你應該深入現場一線一遍一遍去看,去觀察,去檢查員工是否在按照操作規(guī)程要求去操作,你必須不斷地指導和糾正你的員工,反反復復地去指導和糾正,直到正確的操作變成他們的條件反射,變成他們的工作習慣。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3、不要以為有了模具和夾具就不會出現錯誤。如果你的模具或夾具是錯的,那么生產出來的所有產品都是錯的。要想辦法將你的模具和夾具設計成工人只能按照你設計的唯一的,正確的方式放置待加工工件而沒其他的選擇。讓模具或夾具來控制工人的操作,不要指望讓工人來控制模具或者夾具。因為,不管你告訴工人多少次應該怎么去做,有些人會聽,但大多數人都不會聽。把每天校準夾具的檢查機器設備作為一項必須要做到的工作落實安排一個責任人,并且作為部門主管必須親自檢查的一項工作,并做好記錄。
4、你怎么知道?在每天的管理工作中,不管你什么時候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你幾乎總是會得到合適的回答,然而,實際上是沒有人真正知道問題的真相。不要簡單地把得到的回復作為正確的答案,你必須對員工進行持續(xù)的培訓并親眼見證他們的確是在正確地做事。必須進行內部審核,建立完善地內審制度以確保工人遵守工廠的標準作業(yè)流程。在工廠內部的實驗室測試必須是科學的,可靠的,并且,測試的記錄必須能夠根據測試日期和批號追究蹤到生產線上的零件和產品,否則,該實驗室的測試結果就跟樣品測試一樣了。如果他們不能反映生產的質量水平,就失去了測試的意義,生產的質量就失去了保障。
5、永遠不要假設。不要認為,我們以前從未有過任何質量問題,為什么要擔心呢。不要等到出現問題之后才采取行動,或認為問題不可能發(fā)生在你身上。要想辦法去預防問題的可能發(fā)生。不要依靠“關系”來控制供應商的零部件和材料的質量以及品質的穩(wěn)定性。要嚴格實施與操作進貨質檢驗,必要時,一些材料或零配件需要進行全檢,有些材或零配件要按照規(guī)定的比例進行抽檢,還有一些需要拿到實驗室檢測,實驗室檢測的要追究蹤到具體的進貨批次,批號,使用在哪個合同單號上,如果測試結果不通過,就需要更換或停用那個特定批次的零配件或原材料,要堅持使“先進先出”的物料控制原則。(6-10待續(xù))